聊城旅游度假区朱老庄镇星光希望小学

菁菁校园学校文章

【学校文章】古人是怎么认字的

发布时间:2022-10-13 09:56 分类:学校文章 发布单位:聊城旅游度假区朱老庄 点击量:954 【公开】

    等韵法。  宋代出现的《七音略》《切韵指掌图》等韵书,将23两个方法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查字典,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将汉字分成三十六母,二百零六个韵部,四声,即用三个坐标标注一个汉字,查找时按图索骥即可找到同音的字,然后按照同音字的读法取多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同音的字,可以寻找其他几个坐标相同而有一个坐标不同字,然后按照读音规律推测。例如“韬”字是透母,豪韵,平声。

拼音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明”的,而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4年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将原来已经存在的、中华民国时期发明的国语拼音移植成拉丁字母的。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北方小学的国语课本(现在叫语文课本)中学习的就是这种国语拼音。国语拼音的字母分别是“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ㄨ、ㄩ、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这种国语拼音目前在中国的台湾地区还在使用。1954年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在大陆地区颁发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将上面的国语拼音字母分别对应地移植为现在的汉语拼音。这种汉语拼音在中国大陆地区、新加坡、果敢和佤邦都在用。

在国语拼音之前,中国是怎么给文字标注读音的,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是用字给字注音;晚期出现了切音注音方式,又称为反切音注音方式,即用两个汉字进行拼切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

显然,靠字给字注音的方式,以及用两个汉字拼切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式,很不便于对于新汉字的学习,也不便于统一发音和语言。所以,直到国语拼音和汉语拼音出现之后,台湾地区才能够推广国语发音、大陆地区才能够推广普通话。 

   古人在拼音发明之前还有很多认字的方法:

      “读若”法。即找一个读音相似的字来给原字注音,写作“甲,读若乙。”。如“珣,读若宣”,我们就知道“珣”字和“宣”的读音相似。

      直音法。找一个同音字来给原字注音,写作“甲,音乙。”。如“蛊,音古”,我们就知道“蛊”和“古”是同音字,按照“古”字的读法读就可以了。

      反切法。即找两个字来“拼”音,写作“甲,乙丙切”。具体读音的时候,取乙字的声母,加上丙字的韵母和声调即是甲字读音。或者通俗的办法是将乙丙两字连起来快速读即得到甲字的读法,即比如:练,郎甸切,即是将“郎”的声母和“甸”的韵母、声调结合起来得到“练”的读音。(中古音练读len,甸读den)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1 lc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6000978号-1         
技术运营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服务热线:400-1166-112   
举报电话:(0531) 88928653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山东省聊城市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朱老庄镇星光希望小学    联系邮箱:853791890@qq.com